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高一高二没学高三还来得及吗

各位准高考生们,我今儿个想跟大家唠唠“高一高二没学,高三还来得及吗”这个事儿。这标题就像是给所有在悬崖边奔跑的人准备的,太贴切啦!

高三就跟一场马拉松似的,有人早早起来热身,有人临到跟前才起跑。你说不定正站在起跑线那儿,瞅着远处模模糊糊的背影,心里直犯嘀咕:“我连地图都没瞅一眼,现在还能追得上不?”

高一高二没学高三还来得及吗

1. 别被“来不及”给困住了 “来不及”就是大脑撒的弥天大谎。大脑就爱用“过去”把“现在”给绑起来,什么“高一逃课太多”“高二刷题太少”“知识点就跟天书似的,咋看都看不懂”……这些念头就跟滚雪球似的,越想越压得人喘不过气。但实际情况是,高三可不是终点,而是重新定义起点的好机会。

你可以这么干:

- 把“失败者”的标签给撕了:别老说“我学不好”,改成“我正在学”。

- 用“微小进步”跟焦虑对着干:今天背5个单词,明天做对两道题,那成就感就跟星星似的,能把整个夜空都照亮咯。

2. 高三的“超车密码” 有人用三年时间铺路,有人用一百天就逆袭了。关键不在于“学得多”,而在于“学得准”。

- 找到你的“主航道”:把时间花在高频考点上,像数学函数、语文古诗文啥的,就跟狙击手瞄准靶心一样。

- 把“学不会”变成“会学”:错题本可不是墓碑,而是进步的路标。每改一次错,就离正确答案更近一步。

3. 心态比分数重要多了 高三就像坐过山车,有的人晕头转向,有的人却享受那风驰电掣的感觉。真正的“来不及”可不是知识有漏洞,而是放弃希望。

- 允许自己“笨手笨脚”:第一次跑马拉松的人,不会因为跑不快就不跑了。

- 和焦虑做朋友:它可不是敌人,而是提醒你“该调整节奏”的信号灯。

4. 真实故事:从“吊车尾”到“黑马” 小林高二的时候,数学经常就考30分。高三开学之后,他干了三件事儿:

① 每天早起1个小时:背公式、刷基础题。

② 建立“错题银行”:把错题按类型分好类,反复去攻克。

③ 和老师“较真”:每道题都问“为啥错,咋预防”。

结果咋样?高考数学考了112分。他说:“高三不是啥奇迹,就是日复一日的坚持。”

5. 给所有“后来者”的礼物 高三就像一场暴雨,有的人被淋成了落汤鸡,有的人却撑着伞看彩虹。你不用跟别人比速度,只要比过去的自己快一步就行。

记住哈:

- 行动比焦虑有用多了:翻开书本的那一刻,你就把那些光犹豫的人给赢了。

- 未来可不止一条路:高考是个选择,又不是判决书。

最后的话 高三可不是倒计时,而是“重新开始”的开关。那些没学的、错过的、留遗憾的,都会成为你故事里的一章。而下一章,得你自己来写。

现在,合上手机,打开课本——你比你想象中勇敢多了,也比你想象中更接近光!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高一高二没学高三还来得及吗
  • 高三怎么才能逆袭
  • 16岁女儿早恋了父母怎样做
  • 女儿15岁整天关在房间不出门
  • 15岁孩子不想上学如何开导家长如何开导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