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说理解沉迷的根源哈。二十几岁的儿子正处在人生的节骨眼儿上,学业、就业、感情啥的压力一堆。游戏对他们来说,可能就是逃避现实压力的“避风港”,也能是社交的一种方式。有些孩子在现实里干啥啥不行,一点儿成就感都没有,可在游戏里分分钟就能赢,还能被夸,这反差一出来,就跟被胶水粘上了似的,根本拔不出来。比如说有的孩子工作老是碰壁,在团队里找不到自己的价值,可在游戏里却能当带领团队赢的大英雄,这就像在黑咕隆咚的地方突然看见了光,能不越来越依赖游戏嘛!还有的孩子性格内向,现实里朋友少,可在游戏里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,有了归属感。所以家长们得先理解孩子为啥沉迷游戏,可别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骂。
再就是建立平等的沟通。家长一发现儿子沉迷游戏,那血压蹭蹭就上去了,忍不住发火。但这么干啊,孩子指定逆反,更不愿意跟您唠嗑了。家长得把那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,跟孩子像朋友似的平等交流。可以找个轻松的氛围,像一起散步、看电影或者吃饭的时候,自然而然地聊聊游戏。先表示理解他玩游戏,让他觉得您尊重他、包容他,然后再慢慢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聊天的时候得认真听,别打断他,也别急着评价和给建议。您可以说:“我知道游戏对你来说挺重要的,跟我说说在游戏里啥事儿最让你开心呗?”这么一问,孩子话匣子就打开了,关系也能拉近不少。
接着就是共同制定规则。跟孩子好好商量商量,一起定个合理的游戏规则。这可不是不让他玩,而是帮他学会自己管自己。可以跟孩子商量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和频率,像规定每天只能玩1 - 2个小时,周末能多玩会儿,但不能超过3个小时。还得说清楚玩游戏的前提,得先把工作或者学习任务完成了才行。定规则的时候一定得让孩子参与进来,让他觉得这是自己的决定,不是您硬塞给他的。为了让规则更管用,可以写下来贴在显眼的地方。孩子遵守规则了,赶紧夸夸他,给个小奖励,或者带他去干他喜欢的事儿。要是违反了规则,也别罚太重,跟他一起分析原因,帮他改过来。
然后就是引导多元化的生活。除了游戏,生活里好玩的事儿多了去了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喜好,给他推荐点儿合适的活动。孩子喜欢运动,就带他去打篮球、踢足球或者爬山;喜欢艺术,就送他去学绘画、音乐或者摄影。还得鼓励他多参加社交活动,像志愿者活动、社团聚会啥的,扩大社交圈。这么一来,孩子对游戏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少,还能在不同的领域发现自己的潜力,找到新乐趣和目标,就像一颗种子,不管种在哪种土里都能茁壮成长。
最后就是树立积极的榜样。家长可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孩子好多行为和习惯都是跟家长学的。要是家长自己整天抱着手机、电脑玩个没完,还让孩子远离游戏,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嘛!家长得以身作则,少玩电子设备,多花时间陪孩子,一起做点儿有意义的事儿,像一起读书、学新知识、参加户外运动啥的。让孩子知道,生活里比游戏有价值的事儿多了去了。孩子看到家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,也会被传染,慢慢改变自己的行为,就像在孩子心里种下了一颗积极的种子,时间一长,肯定发芽开花。
帮二十几岁的儿子走出游戏沉迷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,得有耐心、理解和引导。用理解孩子、平等沟通、定规则、引导多元化生活和树立榜样这些方法,孩子肯定能慢慢减少对游戏的依赖,重新过上积极向上的生活。家长们要相信,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,只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,他们肯定能在现实世界里发光发热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