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先别一上来就唠唠叨叨说教,得蹲下来让孩子把话说完。孩子皱着眉说“烦死了”的时候啊,这里面藏着比补课还重要的成长密码呢!
第一步:情绪优先于逻辑。别着急跟孩子分析补课的好处坏处,你可以这么说:“妈妈发现你眼睛都发亮了,是补课班让你这么闹心吗?”孩子把书包往沙发上一甩,那情绪就跟涨潮的海水似的,这时候你跟他讲道理,就跟在浪尖上撒盐一样,根本没用。心理学家说了,孩子觉得被理解的时候,前额叶皮层会分泌缓解焦虑的神经递质。你可以准备一盒彩笔,跟孩子说:“要不把补课班画出来?”用这种不说话的方式,先让孩子的情绪退退潮。
第二步:把“必须”变成“或许”。孩子说“我讨厌数学”,你别跟他杠,你问他:“要是数学是个人,你觉得他穿啥样衣服?”这种奇奇怪怪的问题能打开孩子思维的盲区。有个爸爸发现孩子不爱学英语,就带他去奶茶店点单,跟他说:“服务员说‘What can I do for you’的时候,你说她是不是在念魔法咒语?”三个月后,孩子主动要去英语角,原来学习还能跟探险似的!
第三步:制造“微小胜利”的蝴蝶效应。别老盯着补课班的时间,多看看孩子那些一闪而过的小亮点。孩子主动收拾书桌了,就奖励他选下周一的早餐;发现他偷偷重做错题,就陪他玩“错题变形记”游戏。神经科学说了,多巴胺分泌的间隔比强度更重要。就跟园丁似的,不会天天拔苗助长,得瞅准新芽冒头的时候。
第四步:重构“补课”的叙事剧本。有个妈妈把补课班叫“知识游乐园”,每个知识点都是通关密码。孩子抱怨“永远学不完”,你就画个进度树,跟他说:“你看,这朵数学花已经开了三瓣,再开两瓣就能结出函数果了。”把那种一直学的压力变成能看见的成长,就跟把登山杖换成望远镜似的,风景都不一样了。
第五步:家长先做“情绪减压舱”。孩子说“不去补课”,好多家长立马就焦虑了。你在心里默念三次:“这不是世界末日。”有个爸爸在客厅挂了块“暂停牌”,自己要发火的时候,就让孩子帮忙挂上。这种仪式感能让双方都冷静冷静。记住哈,你这情绪就跟温度计似的,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气压。
教育可不是硬往孩子脑袋里塞东西,而是得把孩子心里的火点着。孩子说“不去补课”,说不定他是在找自己的学习节奏呢。就跟春天的种子似的,有的在冰雪下面攒劲,有的在太阳下面冒头。咱别着急拔苗,蹲下来听听土壤里种子生长的声音多好!
最后问大家一句,你们家孩子说不去补课的时候,你是咋做的呢?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