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得给孩子制定清晰的规则和明确的目标。很多时候孩子拖拉,就是因为心里没个时间概念和做事目标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弄个详细的时间表,啥时候起床、洗漱、吃饭、写作业、睡觉,都安排得明明白白。比如说早上7点起床,15分钟洗漱,20分钟吃早饭。让孩子清楚每个时间段该干啥。而且给孩子布置任务的时候,也要说得清清楚楚。要是让孩子收拾玩具,就得告诉他把所有玩具分类放到对应的盒子里。这样孩子就知道往哪儿使劲儿,不会稀里糊涂瞎忙活。
孩子要是按照时间表和目标完成任务了,得赶紧给奖励。奖励可以是小贴纸、小星星,攒够了就能换孩子喜欢的东西,像漫画书、去公园玩啥的。要是没按时完成,也得有点小惩罚,比如少看会儿电视或者少玩会儿游戏。
接着得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。对孩子来说,时间就像个神秘的大怪物,很难理解。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个可爱的闹钟,教他认时针、分针,让他自己定起床、睡觉的时间。还能和孩子玩时间相关的游戏,像一分钟挑战。和孩子比赛,一分钟内看谁写的字多、拍的球多。让孩子知道一分钟能做老多事儿了,时间可宝贵啦!
在日常生活里,也得经常提醒孩子时间在溜走。比如离出门还有20分钟,让孩子自己安排这20分钟干啥。慢慢的,孩子对时间就有感觉了,也会更珍惜时间。要是孩子早上磨蹭迟到了,别帮他跟老师解释,让他自己面对老师的批评。这样他就知道拖拉会有不好的后果,下次就不敢了。
再就是要激发孩子的兴趣。孩子对喜欢的事儿那是相当积极,也不容易拖拉。所以得找到孩子的兴趣爱好,从这儿下手。要是孩子喜欢画画,就让他用画画记录一天的生活。孩子肯定会特别投入,速度也会快起来。孩子做喜欢的事儿时,家长就别打扰他,多支持鼓励。等孩子在喜欢的事儿上能高效完成了,再引导他把这劲儿用到其他事儿上。
也可以把枯燥的任务变得好玩儿。比如把收拾房间变成寻宝游戏,告诉孩子找到丢失的小玩具就有额外奖励。这样孩子就更有动力啦!家长自己说话做事也得注意,别老说孩子拖拉,不然孩子可能会叛逆,更不想好好做事儿。多看看孩子的进步,及时表扬。比如孩子今天写作业比昨天快了10分钟,就得马上夸:“你今天写作业速度提高了,真棒!继续加油!”
家长得做好榜样。孩子就像个小跟屁虫,最喜欢模仿家长。要是家长自己做事拖拖拉拉,答应孩子去公园却一直拖着不去,孩子就会觉得拖拉是正常的。所以家长自己做事要干脆,遵守时间。和孩子约好几点出门,就一定按时。家里营造出高效、有序的氛围。
孩子写作业的时候,家长也别在旁边玩手机、看电视,可以看看书、处理点工作,让孩子知道大家都在认真做事。家长和孩子一起定的规则,自己也得严格遵守,这样孩子才会信服,更愿意按规则来。
让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,得有足够的耐心和方法。通过制定规则、培养时间观念、激发兴趣和做好榜样,帮孩子养成好习惯,让孩子不再拖拉,健健康康、快快乐乐地成长!大家都行动起来吧,一起帮孩子打败拖拉这个大怪兽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