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啊,就是家里变成“无声的瓦砾场”。父母吵架的时候,摔碎的茶杯“哐当”一声,在孩子心里那可是砸出大裂痕啊!孩子就像站在一堆破墙烂砖中间,根本不知道啥时候又有一块砖头会砸下来。妈妈因为失业唉声叹气,爸爸回家一句话不说,孩子每天黄昏都提心吊胆,一秒一秒地数着时间,就怕家里“爆炸”。这看不见的硝烟比动手打架还厉害,一下就把孩子的心理防线给划破了。
就是“错位的温度计”。有些家长说“考不到前三名就别进家门”,这就像拿冰锥扎孩子的心;还有些家长说“想吃啥妈都给你买”,这又像用蜜糖把孩子绑起来。孩子努力也够不着家长定的目标,任性一下就能得到过度的补偿,慢慢就得了“情感过敏症”,既不敢靠近别人,又特别希望别人能看到自己。
再就是“折叠的时空”。父母和孩子视频通话,那脸在屏幕里都变形了,在托管班监控里孩子的身影就像被按了暂停键一样。咱们把孩子塞进那些什么钢琴班、奥数班的“模具”里,这些课排得满满当当,但是孩子摔倒的时候连个拥抱都没有。孩子本该在大人膝盖上撒欢的童年,就这么被那些课程安排表给“吃”掉了。
最后就是“镜中的倒影”。妈妈对着镜子涂口红,爸爸在健身房拼命锻炼,孩子都偷偷记在心里。他们学着父母对着镜子皱眉,在洗手台那儿学家长挑毛病。那些没说出口的“不够好”,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刻刀,在孩子心里刻下了永远抹不掉的印子。
我在诊室里看着墙上的钟“滴答滴答”响,看着那个小女孩慢慢松开了布偶的手。我就想啊,安全感可不是像混凝土一样硬邦邦的,它就像流动的溪水,得靠父母用耐心、用不完美的拥抱、用允许孩子脆弱的勇气,一点点地把它“捏”成好的形状。当这社会的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时候,咱们真得在孩子心里种上一个能“呼吸”的锚啊!
各位宝爸宝妈们,好好想想咱们平时的做法,别让孩子没了安全感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