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们说啊,凌晨三点的时候,我在咨询室都听见门轴“嘎吱嘎吱”直叹息。进来的家长,母亲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纸币,父亲一直在那搓钥匙串,他们家女儿低着头,校服口袋还露着半截冰棍包装纸呢。这场景,就跟我见过的无数个夜晚一模一样。啥情况呢?就是家里饼干盒里的零钱莫名其妙少了,书包夹层里缝着纸币,早餐钱永远对不上账。
【情绪急救箱】 咱当家长的,要是发现孩子偷钱,那第一反应就跟火山爆发似的,能把房间都掀翻咯。但真正正确的做法,得像拆精密钟表一样。先把那刺眼的大灯关掉,打开床头暖光小灯,别老问“为什么”,改成“那时候你感觉...”。上周有个父亲照着我的方法做,蹲下身才发现女儿藏钱的地方贴着张便利贴,上面写着“给妈妈买止痛膏药”。
【硬币背面的星空】 孩子偷钱这事儿啊,就跟会呼吸的暗语一样。十二岁的小杰在超市偷巧克力,收银台监控都拍到他那颤抖的手指了。为啥呢?原来他妈妈加班的时候老说“没时间吃早餐”。十五岁的晓雯连续三个月拿零钱,后来咨询的时候才发现,她用这些钱给得抑郁症的弟弟买了医生推荐的绘本。你看,这钱袋里装的,都是孩子对家人的爱啊。
【认知迷宫逃生指南】 1. 三分钟情绪急救法:孩子承认偷钱的时候,先给递杯温牛奶。等孩子睫毛上的雾气散了,问问“当时你最想保护的是谁?”上周有个母亲跟我说,她女儿回答“想保护被爸爸骂哭的自己”。
2. 家庭货币游戏:用乐高积木搭个“情绪银行”,每块积木代表一次成功的情绪表达。等孩子用积木去兑换“和妈妈看演唱会”的时候,偷钱这事儿自然就跟过期的游戏币一样没用啦。
3. 价值罗盘校准:带孩子去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,用偷来的钱给脑瘫儿童买画笔。等颜料在画纸上晕开,这金钱的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啦。
【抽屉里的春天】 有个父亲咨询完之后,把存钱罐改成了“愿望孵化器”。他女儿放偷来的硬币进去的时候,得同时写下三个具体心愿。三个月后,那装满硬币的罐子变成了“想和爸爸学钓鱼”的旅行基金。你瞧瞧,每个偷钱的孩子心里啊,都藏着一颗等着发芽的种子。
咨询结束的时候,窗外梧桐树叶都在往下落。女孩把冰棍钱放在母亲手心,父亲轻轻按住她肩膀。我就知道,等硬币不在黑暗里“发芽”了,以后肯定能在阳光下变成会唱歌的风铃呢!
各位家长,遇到孩子偷钱别慌,用对方法就成,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