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们说啊,凌晨三点我正做梦呢,梦见自己成了一株会走路的向日葵。这时候手机屏幕亮了,是我妈发消息,那消息就跟一盆冰水似的,“小宇又不见了,这次连书包都没带”。这都这个月第三次了,我看着窗外被月光照得发白的街道,感觉好多家庭在黑暗里都在无声地求救。
【情绪过载的蝴蝶效应】 孩子突然不见了,咱就老想着找“导火索”。但孩子那些藏在书包夹层的愤怒、作业里的委屈、课桌下的孤独,就跟过载的电路板一样,滋滋冒火花。上周有个女孩跟我说,她逃学是因为妈妈把她日记本当废纸卖了,她说“那些字迹碎成雪花,比被骂还难受”。
【重建信任的密码本】
在咨询室,我经常让家长和孩子各自画一棵树。有个逃学的男孩画了棵没年轮的树,他爸画的是挂满奖状的圣诞树。他爸哆嗦着说“我以为年轮代表错误”,孩子一下就哭了。建立信任不用啥宏大的誓言,得学会用对方的方式说话,蹲下来看着孩子眼睛,把“为什么”换成“你愿意告诉我吗”,让沉默变成安全地带。
【情绪急救的三棱镜】 有个逃学少年教我用画画代替说话,他画了只被铁链拴住的独角兽。我们用彩纸剪断铁链,把情绪装瓶子里。孩子说“我恨所有人”,别着急纠正,就说“这种恨意像涨潮的海水,对吧”。上周有个妈妈说,她在餐桌上放“情绪温度计”,用1 - 10分标心情,现在她女儿会主动说“今天7分,因为数学考砸了”。
【寻找出口的星图】 有个逃学女孩在公园长椅上待了三天,她说那有流浪猫和会讲故事的风。我们后来在咨询室养了只折耳猫,她开始用本子记录流浪猫的事儿。帮孩子找“安全岛”不一定要去专业机构,社区图书馆角落、爷爷旧工具箱、手机音乐软件都行。有个男孩做电子音乐,把逃学时录的城市噪音变成毕业典礼背景音乐。
【预防复发的生态瓶】
孩子回学校了,真正的挑战才开始。有个妈妈每天在女儿书包放“勇气便签”,从“你系鞋带样子很酷”到“数学题不会做没关系”。我们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弄“情绪逃生舱”,可以是阳台绿植角、浴室泡泡浴时间、手机暗号手势。有个逃学少年现在每天放学绕路喂流浪狗,他说“那些狗不会检查作业”。
晨光透过百叶窗的时候,我收到小宇妈妈消息,“他回来了,正趴在窗台喂流浪猫”。我在咨询室白板上画了只衔着橄榄枝的鸽子。教育不是修破瓷器,是要跟风暴共舞。孩子逃离的时候,没准儿是在让咱重新学怎么降落呢!大家说说,这孩子的事儿是不是挺让人头疼又有趣的?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