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初三不上学了能干什么

各位正在为学业发愁的小伙伴们!我今儿给大家分享一本超有意思的书,叫《当课桌暂停时:给初三辍学少年的100种可能》。

想象一下哈,当书包里那一堆试卷,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当教室那吵闹声,在耳边跟噪音似的,有些初三的娃选择暂停课桌,这可不叫逃避,说不定是另一种成长呢!这决定就像扔出去的骰子,落地后能带你看到意想不到的风景。

初三不上学了能干什么

先说说【现实世界的教室】。在云南大理的扎染作坊,16岁的阿杰用蓝靛染料在棉布上画蝴蝶纹样。三年前他还把中考模拟卷给撕了,现在成了非遗传承人的学徒。他手指沾满靛蓝,可比那些分数更贴近真实生活。还有苏州古建筑修复现场,17岁的林雨戴着安全帽爬上飞檐,痴迷榫卯结构。这些少年在车间、工地、田野里找到了新的知识体系,用体温感受材料,用汗水丈量世界。

再看【时间折叠的可能】。有人用18个月走完别人三年的路。北京职业培训中心烹饪教室,15岁的晓雯练习翻锅,油花在空中划出好看的弧线。她每天五点起床备菜,在刀工练习里找到韵律感。深圳科技园区,16岁的程序员小宇用代码搭建虚拟城市,键盘声和生物钟同步,成就感比考试大多了。

【心灵的另类解压阀】也很有趣。青海湖畔星空营地,14岁的流浪少年小北用天文望远镜找仙女座星云。城市少年在题海里挣扎,他却用冻红的手指记录银河坐标。杭州流浪动物救助站,15岁的小美给流浪狗包扎伤口,这消毒棉球的触感可比心理咨询治愈多了。这些体验重塑了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认知。

【社会支持的毛细血管】也不能少。上海社区的“非典型教育支持中心”,20个辍学少年策划社区改造方案,用3D打印机、社会学知识和艺术装置,充满创意和协作。成都的“少年灯塔”公益组织,心理咨询师和职业规划师为少年定制成长地图。

三年后,大理染坊的阿杰考上中央民族大学,林雨古建筑修复方案获省级创新奖,晓雯私房菜馆评分4.9,小宇开发的软件被教育部试点。这说明教育不是单行道,人生也没标准时区,课桌暂停时,说不定开启了更辽阔的生命实验呢!

你们说,这些辍学少年的经历是不是超酷?说不定里面就藏着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呢!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初三不上学了能干什么
  • 13岁女孩叛逆期如何开导老是发脾气
  • 儿子13岁不听话如何开导屡教不改
  • 孩子不自觉写作业该如何开导
  • 孩子不合群家长怎么引导
  • 最新评论